(12年4月真题)《寡人之于国也》的写作特点有A结构严谨B先扬后抑C善用比喻D广征博引E多用排比
2023-01-30 17:47 韶关人事考试网 来源:广东华图教育
(12年4月真题)《寡人之于国也》的写作特点有
- A
结构严谨
- B
先扬后抑
- C
善用比喻
- D
广征博引
- E
多用排比
正确答案
A,C,E
解析
全文可分三部分:第一部分提出“民不加多”的疑问,第二部分分析“民不加多”的原因,第三部分阐述使“民加多”的初步措施、根本措施和应持的正确态度。三个部分末尾,分别用“寡人之民不加多”、“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”、“斯天下之民至焉”等语句收束,环环相扣,突出中心线索,使文章成为一个结构严谨的整体。本文说理具有抑扬兼施、循循善诱的特色。先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不当,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;先揭露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行径,然后再说只要君王不怪罪年成不好就可以使“民至焉”,这都是先抑后扬。孟子善用比喻。本文用逃跑者“以五十毋笑百步”的比喻,来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,用拿刀杀了人却说“非我也,兵也”作比喻,来揭露统治者把“涂有饿莩”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观点,都收到了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非常形象、生动而深刻的效果。此外,许多排比句的运用,也大大助长了文章的雄辩气势。答案为ACE。
以上是关于(12年4月真题)《寡人之于国也》的写作特点有A结构严谨B先扬后抑C善用比喻D广征博引E多用排比的参考答案及解析。详细信息你可以登陆韶关公务员考试网。如有疑问,欢迎向华图教育企业知道提问。点击咨询>>>
特别说明:华图题库系统旨在为考生提供高效的智能备考服务,全面覆盖公务员考试、事业单位、教师招聘、职业资格、医卫类、计算机类等领域。拥有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备考全阶段的高效服务,助您不断前行!关注广东华图教育微信gdhtgwy,政策问题实时答,考试信息不漏看。
华图题库平台所收集的试题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,维护您的合法权益。
(编辑:韶关华图)